影視作品中最習慣用“心電圖直線”來宣告一個人的死亡,事實上,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對于部分心臟驟停病人而言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加上ECMO“人工心肺”輔助治療可為病人爭取“重生”的機會。
近日在阜南縣人民醫院再次上演了一場“搶救奇跡”,一名56歲中年男性在心跳停止的情況下,在急診科,心血管內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MDT團隊協助下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成功從死神手中奪回病人的生命。
病人李某因“突發心悸半小時”入院,自行前往阜南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后突發意識喪失,血壓測不出,行心電圖提示室顫,立即予以病人氣管插管,不間斷胸外按壓,電除顫治療,后監護示病人心律轉竇,復查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經心內科醫生會診后建議病人急診手術治療,家屬同意后轉入介入科行“ 主動脈球囊反搏置入術+兩根導管冠狀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腔內球囊擴張術”。術后血壓不穩定,病情危重,轉入重癥醫學科監護治療。11月05日下午,病人突發出現心跳停止,心電監護示心電圖呈一條直線,重癥監護室醫務人員立即為病人行人工胸外心臟按壓,機械通氣,予搶救藥物應用,歷時1個小時,病人終于恢復竇性心律,但血壓較低,必須依賴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血壓,床邊B超示病人心臟收縮微弱,隨時有“罷工”風險,病人命懸一線。
經重癥醫學科醫生討論后,病人必須行ECMO治療才有一線希望,容不得過多思考,征得家屬同意后,重癥監護室立即啟動ECMO上機流程,最終在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的集體努力下迅速精準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讓機器成功運轉了起來,病人生命體征逐漸平穩。
ECMO俗稱“人工心肺”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一個醫院,甚至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危重癥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其原理是將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特殊材質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動脈或靜脈系統,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維持人體臟器組織氧合血供。
此次為阜南縣人民醫院第二例ECMO成功上機,這例病例搶救成功既體現了阜南縣人民醫院多學科協助搶救危重癥病人的團隊精神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理念與治療技術,也標志著阜南縣人民醫院ECPR搶救技術邁入新臺階,已達省內乃至國內領先水平,有能力為阜南縣173萬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更好的保駕護航!
ICU 任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