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33tv"><nobr id="933tv"><th id="933tv"></th></nobr></form>
        <form id="933tv"><nobr id="933tv"><progress id="933tv"></progress></nobr></form>

           阜南縣人民醫院 醫院首頁 -> 媒體視角 -> “基層醫改看阜南”系列報道: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新聞中心
        “基層醫改看阜南”系列報道: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基層醫改看阜南”系列報道: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發布:2017年03月14日  瀏覽:31592

               發布時間:2017-03-10 09:37:04 | 來源:中國網城鄉中國 | 關鍵詞:阜南 醫改 基層 | 責任編輯: 路宏
               編者按:安徽省阜南縣基層醫療機構以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整體服務水平為切入點,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把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返貧幾率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實施醫療服務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新路子。
               為了全面宣傳該縣基層醫療改革措施及成果,中國網城鄉頻道特在《地方新聞》、《城鄉醫療》欄目陸續推出“基層醫改看阜南”系列報道。今天刊發第一篇:《陳雷:縣域醫共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陳雷:縣域醫共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中國網城鄉中國訊(陸宏曉 魏振強 通訊員王軍、張夢虎)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自2015年4月試行縣域醫共體工作以來,按照國家、省、市綜合醫改精神,高度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優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不斷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基本實現了縣委縣政府提出“百姓得實惠、醫院得發展、醫生有激情”的醫改目標。
               華東地區基層醫改經驗交流會在阜南縣召開前夕,阜南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陳雷接受本網記者專訪,介紹了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
               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陳雷說:“醫共體試點工作在阜南縣取得了初步成績,這主要是國家、省、市、縣衛計委的正確指導和阜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我們只是基層醫改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有一些工作體會。”
        加強醫院內部管理。為推動醫院法制化、科學化管理,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改善服務流程和模式,阜南縣人民醫院于2015年成立了藥品耗材采購價格管理委員會、后勤管理領導小組、醫療器械設備管理委員會、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五個委員會,明確專人分管、專人具辦的運行管理機制。2016年并在全省率先啟動縣級醫院全成本核算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強化全員成本意識,科學降低醫療成本。
               完善藥品帶量采購。2015年8月,阜南縣組建了以縣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聯合體,全縣公立醫療機構大輸液讓利33%、全縣基層公立醫療機構臨床用藥讓利16%、縣級醫院高價位藥品讓利38%、廉價藥品讓利10%、進口合資藥品讓利8%。藥品虛高定價現象得到遏制。
               全面規范診療行為。一是出臺診療規范。我們根據轄區居民十年來發病情況,整理、編制出《阜南縣常見病、多發病疾病譜》;并立足醫院實際,編寫《常見病診療規范臨床路徑》、《急診急救技術》、《新進人員崗前培訓教程》、《科主任手冊》、《醫療糾紛典型案例匯編》等系列叢書,全方位、多角度規范醫療行為。二是落實診療路徑。堅決執行省衛計委提出的“53種疾病不輸液”規定;制定和實施114個標準化臨床路徑,很大程度上縮短住院日、降低醫療費用、節約醫療資源、實現規范診療。三是開展付費改革。實施100個住院按病種付費和7個兒科及康復科的門診按病種付費試點工作,2016年住院按病種付費執行率達到43%,執行門診按病種付費150多例。
               強化醫療質量管理。一是完善組織設置,制定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和考核評價標準,在各個科室設置質控管理員,負責科室質控管理,確保工作落實。二是強化基礎管理。明確科主任是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的首要責任人,重視質量意識教育,嚴格落實三級醫師責任制,將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標準化管理。三是注重措施落實。采取環節質量與終末質量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科室、重點部門的監督檢查,實現醫療質量的“全程監控”,使質量管理步入制度化、標準化和常態化。四是加強醫患溝通。設立“醫患溝通辦公室”,明確專人專辦,要求“一事一回復”,認真調查核實信息,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解釋,定期舉行醫療糾紛分析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消除各種醫療缺陷和隱患。醫院醫療質量得到持續強化,在2016年阜陽市醫療事故調查中排名最好。
               推進薪酬制度改革。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醫改的成效,需要由廣大醫務人員作為傳遞載體,如何調動這支隊伍的積極性,始終是醫改的重要內容。2015年初,我們本著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原則,重點推行了“一保兩變三傾斜”制度。“‘一保’,就是保證醫務人員工資待遇穩步提升;‘兩變’,就是實行全員聘用制和績效考核辦法,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變考核經濟指標為考核門診人數、住院人數、病床使用率、出勤率和群眾滿意率;‘三傾斜’,就是向臨床一線傾斜、向重點崗位傾斜、向業務骨干傾斜,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的積極性。”改革之后,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服務態度明顯好轉。
               加快縣級醫院自身發展 努力實現大病少出縣
               縣級醫院是城鄉醫療服務體系的龍頭和區域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中樞,在醫共體建設中起核心作用。在試點工作中,阜南縣人民醫院緊緊圍繞醫治疑難重癥功能定位,堅持外引與內培并舉、擴量和提質并重,全面增強醫院綜合實力。
        加強與行業巨頭合作,借力發展。拓寬視野,著眼長遠,切實加強與省內外大型知名醫院合作,建立各種形式的醫聯體,將上級醫院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輸血”到體、“造血”到髓,促使醫院“強筋壯骨”。目前我們同北京301醫院、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同濟醫院、天津環湖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省內外三甲醫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同蚌醫一附院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醫聯體醫院長期派人到阜南縣人民醫院進行手術示教、教學查房、門診坐診等,讓廣大患者“足不出縣”就能享受到知名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真正達到少花錢、看好病的效果。
               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壯大規模。一是規劃新區建設??h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規劃建設縣醫院新址360畝,擁有1500張床位的“醫養一體”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完成“六個中心”的建設(即心腦血管病防治中心、腫瘤治療中心、重癥監護中心、急診急救網絡中心和檢驗中心、影像中心),確保醫療資源滿足阜南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目前設計招標已經完成,即將進入實施階段。二是增加設備投入。2015年以來,阜南縣人民醫院新增彩色多普勒、高清電子胃腸鏡、螺旋CT機、磁共振等設備10余臺。三是推進信息化。2016年4月阜南縣人民醫院更換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推動醫院各項信息有效整合,加強同省市醫療機構、縣域衛生平臺全面互聯互通,力爭2017年完成縣域影像中心和檢驗中心建設,加強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推進縣域衛生資源、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共享。
               突出特色優勢學科建設,提升內涵。以“??茖V?rdquo;為抓手,著力加強特色??平ㄔO。對神經內科、兒科、普外科等傳統優勢學科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對心內科、介入科、腫瘤科等區域高發病、縣外就診率較高的疾病重點支持。對慢病科、老年病科等新興學科給予適當扶持,順應群眾需求和醫療發展。在省衛計委和上級共建醫院幫助下,編制縣醫院(100+N)病種清單,著重向N類疾病發展。
               實施人才興院戰略,培育名醫。著眼醫療衛生學科發展、崗位急需人員和緊缺人才,進一步創新選人用人引人方式,培養造就一支與區域醫療衛生需求相適應、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一是“走出去”。實行“人才建設百人計劃”,從各科室主治醫師層級專業人員組成“百人計劃”人才俱樂部,分批次公派到醫聯體醫院進修半年,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人員聘用上給予優先考核和使用,目前已派出骨干醫生培訓200余人次。二是“請進來”。每月至少邀請2名共建醫院高年資教授到阜南縣人民醫院授課、培訓、帶教,為醫務人員解難釋疑,提高診療水平。2016年以來已邀請上級醫院來院教學80余次。三是“重培養”。采取校園招聘方式,讓醫院在第一時間招到具有和崗位要求專業知識相匹配的碩士研究生;與具有在職研究生培訓資質的醫學院、醫院加強合作,重點培養在職研究生,不斷提高醫院人才隊伍素養。
               積極推進縣域醫共體 帶動鄉村兩級同步發展和提高
               精準幫扶,努力提升鄉村醫療技術水平。一是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加大衛生院資金和設備方面的支持,在鄉鎮分院設立120急救中心分站,免費配備救護車及車載救護設備,購置一批空調、電視、病床、被褥等醫療設施支援給各成員單位及所屬村衛生室,不斷改善基層就醫條件。為柴集、黃崗、王家壩、朱寨四所鄉鎮衛生院改造手術室和增添相應設備,使之有效開展外科手術,帶動檢驗、放射等輔助科室,吸引病人就地就診。二是提升人才引進水平。打破常規用人機制,試行“縣招鄉用”的衛生人員招聘和管理模式,由縣醫院牽頭為醫共體基層成員單位首批招聘120名專業技術人員,新招人員在縣醫院培訓考核后按需分配到衛生院,在鄉、村服務3至5年后,優秀者轉回縣級醫院,既解決了基層人才招聘難題,也為縣級醫院提供了穩定的人才儲備,變外引為內培,破解人才隊伍建設瓶頸。三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堅持縣、鄉、村三級聯動,大力開展共建科室、幫扶坐診、手術示教、帶教查房等活動,逐步提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綜合醫療服務水平。2016年,縣人民醫院在鄉鎮分院開展教學查房1470次、手術示教389例、業務培訓91次。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實施“百名醫師進村室”師帶徒工程,指導村醫嚴格落實公共衛生工作,組織慢性病防控培訓175次,使得近200名村醫能夠掌握3種以上慢病防治技術。結合《鄉鎮衛生院收治50+N種疾病診療規范》、《村衛生室應該收治的15種疾病診療規范》,縣級醫院組織專家講師團,有計劃、持續性地為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護人員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切實提高鄉村一線醫務人員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
               明確職責,加快形成規范的分級診療模式。做好分級診療的核心在于“合”,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唯有定位準確、各施其責,才能最大程度的整合資源、共同發力,科學、規范的推進分級診療工作。一是推行緊密型托管。堅持機構性質、人員身份、資產關系、享受政策、投入機制“五不變”原則,實行機構、人事、財務、資產、業務“五統一”管理模式,將醫共體內的鄉鎮中心衛生院確定為縣級醫院分院,由縣級醫院選派工作經驗豐富、職稱較高、年富力強的副院長全程督導托管工作,并提名縣級醫院中層骨干擔任分院院長,重新組建被托管衛生院領導班子。利用縣級醫院的管理、技術、人才等優勢,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護理、院感、質控乃至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同質管理、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縣鄉醫療技術的整體提升。二是規范雙向轉診。出臺醫療服務共同體轉診工作實施方案、病人外流監測監控和獎懲辦法等文件,進一步規范轉診行為。發揮醫保調節作用,分級分類設置起付線和補償比例,細化疾病轉診指標,合理設計補償政策,通過信息系統調整實現政策惠民。開展疾病篩查,將患者分類管理,疑難重癥轉往縣醫院收治,普通疾病留在衛生院治療,康復期回到村衛生室進行健康管理。建立縣、鄉兩級醫院轉診綠色通道,方便急危重患者的快速轉運及救治,實現全面無縫銜接、柔性雙向轉診。2016年,醫共體內共實現系統上轉4142人次、下轉1365人次,累計減免群眾住院費用約110萬元;轄區鄉鎮在縣醫院住院為9144人次,與改革前同期(5249人次)相比增加74.2%。同時,采取對參與轉診醫務人員給予獎勵等辦法,推動分級診療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三是著力推進信息化。阜南縣E教授診所的用戶端部署到縣醫院的部分臨床科室、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已經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與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四位一體”的線上交流互動,為阜南縣醫療事業走向區域擴大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計劃在新農合管理平臺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平臺基礎上,建立轄區居民健康檔案,人人擁有一份標準化的電子健康檔案,與居民簽約服務同步管理,推動慢性病、傳染病的全程跟蹤與管理;與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無縫對接,轄區居民在任何地方就診,電子病都能夠共享調閱,方便醫生了解患者疾病史,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實現集預防、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日韩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乱了一伦精品免费|亚洲一区二区欧美|久久精品九九无码免费

            <form id="933tv"><nobr id="933tv"><th id="933tv"></th></nobr></form>
              <form id="933tv"><nobr id="933tv"><progress id="933tv"></progress></nobr></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