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阜南縣人民醫院原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潘守勤同志永遠離開了我們。
潘守勤1938年8月16日(農歷)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一個書香門第,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于1958年考入安徽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963年畢業分配至阜南縣人民醫院外科工作,70年代中期成立婦產科,被任命為婦產科主任,是阜南縣婦產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她一生從事醫學事業,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深刻敏銳的觀察力,對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和處理有著高超的本領和獨到的見解。在從事婦產科工作的四十多年中,從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作為阜南縣婦產學科的開拓者、奠基人,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婦產科各種疑難雜病,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地跟蹤回訪患者,積累了豐厚的供后人借鑒的經驗與技術。她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深受患者的稱贊和尊重,在阜南縣享有崇高的聲譽,人們愛戴她、尊敬她。
半個世紀以來,潘守勤的名字在阜南縣婦女屆有口皆碑,一名普通的基層醫院醫生能享有這樣的尊重和殊榮頗為少見,誠然,她當之無愧。
婦產科成立之初,是個缺醫少藥、醫療人才匱乏的年代,阜南縣是全國的貧困縣,當時,孕婦沒有產前檢查,危重產婦非常多,每每聽到科里來了重癥患者,潘守勤主任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平均每周上三至四個夜班,尤其在春節的時候,科室更是少不了她的身影,她總是讓別的醫生回家過年,而自己家里大年三十吃團圓飯的時候,卻經常缺席,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20多年。她的心中永遠裝著患者和她的婦產科事業。潘守勤主任的醫德和對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心是出了名的。她對待病人,沒有貴賤之分,從不問貧富。相反,還往往給予貧苦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盡量減輕病人經濟負擔。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位馬姓病人,因白細胞過低而病情危重,病人家屬因缺錢一度想放棄治療,她自己拿出600元,給病人以輸血等治療,終使病情轉危為安,這位患者至今健在。她挽回了無數危重婦科病患者的生命,經她的雙手搶救出無數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患者對她的感激之情,無法用三言兩語來表達,在人們的心中,她是那么的神圣。
上世紀70、80年代農村婦女子宮脫垂的患者特別多,導致病人生活質量特別差,潘守勤主任通過進修學習,在我縣率先開展多種陰式手術,大大解除患者痛苦,同時期還開展多種婦科腫瘤手術并進行各種難產的處理,技術水平當時在阜陽地區名列前茅,她帶領的婦產科團隊被評為阜陽市級特色??萍跋冗M科室,為以后的婦科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的工作成績優秀,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市級三八紅旗手,還被推選為省級人大代表。
潘守勤主任不僅業務出色,而且善于總結工作經驗,在全國知名醫學雜志發表多篇論文,1997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此殊榮在我縣多年僅有兩人,她是其中之一,此殊榮當時在阜陽地區寥寥無幾。同年因為車禍導致右手骨折需較長時期休息,便主動辭去行政職務。
我于1999年參加工作,那時潘老手部骨折痊愈剛上班不久,在一次做產檢時,她無意間發現了我的一雙“大手”,顯得異常興奮,說這手干婦產科特別好,簡單一句話讓我對婦產科產生莫大的興趣,因為我有“優勢”,便加倍努力,進步也非???。2011年底單獨成立婦科,近75歲的她和我們一起進入婦科,科室人員較少,勞動強度大,她依然和我們一起收患者、寫病歷、做手術,主動帶教年輕醫生,每當科室年輕醫生值班,她總是早早過去。她是一個不愛表達的人,但她的心情我們都了解,此時無聲勝有聲,年輕醫生說只要看見潘守勤主任在,工作就有了底氣,近80歲的她依然是我們工作的堅強依靠!
2014年初,她檢查出患有肺癌,從此離開了奮斗一生的崗位。兩年多的時間一直與病魔做斗爭。當我開展新技術向她匯報時,她就特別興奮。今年11月底她因并發肺部嚴重感染,病重住院,院領導和同事多次去看望,我們婦科一些不曾和她見過面的年輕醫生、護士也慕名去看望,這對她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
“春蠶到死絲方盡”,這是對潘守勤醫師鞠躬盡瘁的一生的真實寫照。2016年12月12日,在走完了78年勤奮人生之后,潘守勤主任病逝于她為之奮斗一輩子的阜南縣人民醫院!
潘主任,您不僅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位長者,更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位導師,您的教誨和疼愛我們永遠銘記,您的精神和品德我們永遠傳承!我們會接過婦科的接力棒,把對您的思念轉化為綿綿動力繼續前進!
斯人已去,懷念悠悠!謹以此文表達對潘守勤主任的尊敬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