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阜陽日報刊登《阜南縣人民醫院 醫改釋放紅利 普惠更多百姓——全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阜南縣人民醫院官方微信今予以轉載。
阜南縣人民醫院:
醫改釋放紅利 普惠更多百姓
------全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
(2016年3月19日,阜陽市委書記于勇到阜南縣人民醫院指導醫共體工作)
(2016年6月1日,市委副書記盧仕仁、市衛計委主任吳榮濤到阜南縣人民醫院柴集分院調研醫共體工作)
(2016年8月18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軍在阜南縣負責人陪同下到該縣人民醫院柴集分院檢查指導工作)
今年8月12日,國家衛計委在北京召開“安徽省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進展”專題發布會。會上,省衛計委主任、省醫改辦主任于德志,滁州市政協副主席、天長市委書記金維加,阜南縣人民醫院院長陳雷介紹了安徽綜合醫改試點進展的有關情況,接受相關媒體采訪并回答有關提問。
在國家級層面上召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經驗,這是阜南縣的第一次,也是阜陽市的第一次。一個縣級公立醫院的改革如何上升到了國家高度?阜南縣人民醫院的醫改又是如何進行的?它的改革模式給全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哪些啟示?
近年來,為貫徹國家醫改精神、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整體服務水平,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使得轄區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讓老百姓“看病不難、花錢不多”,進而實現“90%的病人不出縣”的目標,阜南縣人民醫院在阜陽市委市政府和阜南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縣衛計委的關心和支持下,把推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返貧幾率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組織實施了縣域醫共體試點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問:老百姓看病便宜了嗎?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健全藥品、耗材供應制度,百姓看病更加便宜。
為推動醫院法制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2015年3月,阜南縣人民醫院組織成立了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醫療器械設備管理委員會、后勤管理領導小組,采購價格委員會及醫院監督委員會等,明確了專人分管、專人具辦,建立了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的機制。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有助于推動醫院法制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流程和模式。”阜南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陳雷告訴記者,相比較以前,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之后,醫院的用藥更加規范、服務更加熱情,老百姓就醫花費越來越少、得到的服務越來越好,滿意度大幅提升。
近日,走進阜南縣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幾張“阜南縣人民醫院常用藥物價目表”幾乎貼滿了墻壁。2012年12月,阜南縣人民醫院開始藥品零差率銷售,率先破除了以藥補醫格局;2015年8月,阜南縣組建了以縣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聯合體,全縣公立醫療機構大輸液按返點33%、全縣基層公立醫療機構臨床用藥按返點16%、縣級醫院高價位藥品按返點38%、廉價藥品按返點10%、進口合資藥品按6%中標。藥品虛高定價現象得到遏制;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和帶量采購工作正穩步有序開展。
(2016年6月7日,阜南縣委書記崔黎到阜南縣人民醫院王家壩分院檢查指導醫共體工作)
“藥價降了,降了一段時間了。”52歲的患者劉(某某)正在藥房窗口前等著拿藥,劉(某某)介紹,平常服用的降壓藥施惠達原來45元/盒,自己平均每個月服用兩盒。近幾個月,她到醫院開藥,發現該藥價格降到了38元/盒。算下來,每個月較之前節省了14元。
另一名患者林(某某)也曬出了自己的處方單:倍他司汀/敏使朗、復方天麻蜜環糖肽、心腦舒通三種藥,共計182.99元。而這些藥在之前要210元,一共便宜了27元。
不僅藥品價格降低了,在縣級醫院就醫其他方面的花費也降低了。以同病種在不同醫院的對比為例。病人任(某某)于2015年4月在安徽省立醫院進行膽囊手術,住院共花費20661.46元,其中個人支付12988.26元,新農合資金支付7673.2元。
而同樣的病種,在阜南縣人民醫院就診花費卻少得多。2015年5月,病人盧(某某)在阜南縣人民醫院進行膽囊手術,住院共花費7995.1元,其中個人支付2638.64元,新農合資金支付5356.46元。
“通過改革,可以很明顯看出,患者在縣級醫院治療的費用大幅度降低了。”陳雷表示,縣級醫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的幾率,“把縣級醫院有能力收治的疾病留在縣內,不但節省了新農合資金,也減輕了居民的醫療支出及就醫期間的食宿、交通等負擔。”
二問:縣內就醫人數為何明顯上升?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初步建立,使得轄區居民實現“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讓老百姓“看病不難、花錢不多”,進而實現“90%的病人不出縣”的目標。
與2014年相比,2015年阜南縣第一縣域醫共體縣外住院補償人次同比總體下降13.5%;與此同時,在縣醫院就醫住院的人次同比提升70%。這其中,醫共體成員單位的貢獻最大,2015年,醫共體成員單位柴集鎮衛生院共上轉縣醫院356人,其中住院233人;焦陂鎮衛生院共上轉378人,其中住院273人;朱寨鎮衛生院共上轉304人,其中住院218人。
(2016年8月12日,阜南縣人民醫院院長陳雷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國家衛計委在北京召開的“安徽省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進展”專題發布會)
將基層治不了的病轉到縣醫院就診,這是分級診療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以經腹子宮切除手術為例,該病在不少鄉鎮衛生院無法開展?;鶎邮自\解決不了該項問題,可以直接通過阜南縣人民醫院在醫共體成員單位之間設立的120救護車,將患者轉到縣醫院就診,這一方法既實現了對患者的救治,也減少了患者就醫的時間、救治來回所需的車旅費用等,極大地方便了百姓。
不僅僅是單項轉診,為了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阜南縣人民醫院尤其注重政策向基層傾斜、資源向基層集中,切實加強了基層醫療機構軟硬件建設。通過推行醫共體內藥品帶量統一采購工作,實現大型設備統一管理、共同使用,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高。2015年,由阜南縣人民醫院向下級鄉鎮衛生院轉診人次超200人,其中向柴集鎮下轉病人73人,住院30人;向焦陂鎮下轉67人,其中住院47人;向朱寨下轉67人,其中住院40人。
為緊緊圍繞“強縣、活鄉、穩村”的目標,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建立起“共體共心共利、共建共擔共享”的城鄉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利益共同體,阜南縣人民醫院堅持外引和內培并舉,按照(100+N)病種清單,向N類疾病重點拓展,使N類疾病縣外病人逐步回轉,增強了本院“治大病”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堅持力量向基層匯集,通過與鄉鎮衛生院開展合作建立科室,駐點醫生帶教坐診、帶教查房、手術示范、學術講座等工作,規范鄉村醫生對一般病、常見病的診療,增強了鄉鎮衛生院‘看小病’的能力。”陳雷說,以普通的闌尾炎手術為例,在省級醫院治療除報銷外,患者需自費近6000元左右,市級醫院需3000元以上,縣級醫院需1500元左右,而有了醫共體之后,在鄉鎮衛生院個人花費僅需300元便可以完全治愈。
為落實三級診療制度,實現“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阜南縣人民醫院還實施了“一村一師”師帶徒工程,指導村醫嚴格落實基層公共衛生工作,實行任務包干,讓村醫負責居民的健康宣傳、疾病的控制管理以及隨訪、簽約服務的落實等工作,督促村衛生室承擔起“防未病”的職責,為居民健康當好“守門人”,徹底激活了基層三級衛生服務網絡。
三問:醫護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嗎?
破除以藥補醫,完善績效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職工平均工資較改革前提高了40%。
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醫改的成效,需要由廣大醫務人員作為傳遞載體。如何調動這支隊伍的積極性,始終是醫改的重要內容。自2015年初,阜南縣人民醫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以來,便重點推行了“一保兩變三傾斜”制度。
‘一保’,就是保證醫務人員工資待遇穩步提升;‘兩變’,就是實行全員聘用制和績效考核辦法,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變考核經濟指標為考核門診人數、住院人數、病床使用率、出勤率和群眾滿意率;‘三傾斜’,就是向臨床一線傾斜、向重點崗位傾斜、向業務骨干傾斜,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的積極性。”陳雷告訴記者,改革之后,雖然破除了以藥補醫,但是醫務人員的工資并沒有降低,相反通過醫改前后的對比,阜南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的平均工資較改革前提高了40%。
“這次價格改革為了更好地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同時,根據相關文件政策,我們適當上調了部分診療服務價格,比如治療費、護理費、床位費等,這樣有降有升,老百姓負擔不會增加,而醫生護士干得越好,百姓越認可,收入越高,他們的積極性有所提高。”陳雷介紹說。
四問:改到深處如何走?
調整運行角度,明確發展方向。
近期,阜南縣縣域醫共體改革受到國家層面的關注與肯定。8月12日,在國家衛計委召開的安徽綜合醫改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阜南縣人民醫院院長陳雷作為特邀嘉賓接受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家媒體記者的采訪,將阜南縣實施醫共體改革的情況及成效作了介紹。
那么,改革進行到深處,阜南縣人民醫院又是如何做的呢?2015年,依據醫改相關文件精神,阜南縣人民醫院及時改革基金支付方式,充分發揮新農合資金杠桿作用,在醫共體內實施按人頭預算,超支不補,結余考核留用,對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設定相應考核指標,使醫療機構的職能由疾病診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激勵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共同發力,不斷提高了縣域內就診率,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今年5月31日,在2015年度第一縣域醫共體工作表彰大會上,阜南縣人民醫院拿出194.3244萬元獎勵給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工作突出的鄉村兩級醫療機構,使分級醫療機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五問:未來之路如何走?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站立潮頭更要爭先。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綜合醫改試點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于全面完成綜合醫改試點任務至關重要。”陳雷告訴記者,對于阜南縣人民醫院而言,醫改永遠沒有盡頭,雖然在全國公立醫院改革中,阜南帶了一個好頭,但是深化改革必須永不止步,站立潮頭更要爭先。
今年4月,阜南縣人民醫院信息化系統順利切換,升級后的系統涵蓋了醫院所有業務,滿足了醫院業務需求、提高了醫務人員工作效率。今年8月阜南縣E教授診所的用戶端順利部署到縣醫院的臨床科室、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已經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與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四位一體”的線上交流互動,為阜南醫療走向區域擴大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條件。
為進一步改善就醫環境,以優質的服務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阜南縣委、縣政府把阜南縣人民醫院新區建設列入“十三五”規劃,與阜陽市政府打造“健康阜陽”的理念相呼應,與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相結合,規劃建設占地360畝、總床位為近1500張的“醫養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科學規劃,完成“六個中心”的建設(即心腦血管病防治中心、腫瘤治療中心、重癥監護中心、急診急救網絡中心和檢驗中心、影像中心),確保醫療資源滿足阜南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
“我們有信心把阜南縣人民醫院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面旗幟。”陳雷表示,未來,阜南縣人民醫院將始終堅持推進“健康阜南”、“健康阜陽”建設為目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促進為目的、以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抓手、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重點,著力突出破除藥價虛高、公立醫院補償、基本醫保統籌管理等關鍵環節,積極實施“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模式,努力促進“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任秉文)